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人物
鲍照 Bao Zhao(416~466年)
别名:
鲍昭
朝代:
南北朝
国籍:
南北
性别:
年龄:
50岁[同龄人]
字:
明远
号:
不详[完善它]
谥号:
不详[完善它]
出生地:
[非巴蜀籍]
祖籍:
不详[完善它]
职业:
官吏
职位:
不详[完善它]
民族:
不详[完善它]
性质:
生在巴蜀
称号:
不详[完善它]
人物关系:
不详[完善它]
校对:
关键词:
无(用于SEO)
Tags: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 [1]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2] 。

  鲍照家境贫困,因而年少时曾从事农耕;元嘉十二年(435年),鲍照献诗言志而被刘义庆擢为临川王国侍郎,之后又先后入刘义季和刘濬幕府,随后依随宋孝武刘骏;大明五年(461年),鲍照出任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 [3] 泰始二年(466年),刘子顼因起兵反宋明帝刘彧失败被杀时,鲍照于乱军中遇害,时年约五十一岁。

  在文学创作方面,鲍照在游仙、游山、赠别、咏史、拟古、数诗、建除诗、字谜、联句等方面均有佳作留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同时,鲍照的文学成就存在一个聚讼千古的严肃课题,即鲍照是否梁陈宫体诗的先导或滥觞。对此,南朝梁的萧子显、宋代的张戒、近代的刘师培、现代的陈钟凡、陈寂亦等评论家基本持赞同态度;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钟优民等则认为鲍照诗与宫体诗存在本质区别,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本站收录鲍照作品(1)
鲍照同期南北朝作者:
巴蜀書 - 巴蜀书 - 巴蜀文献数字化行动(一期) Bashushu.com - Bashu Literature Digitalization Action (BSLDA.Part.1)  蜀ICP备07504487号-3
查看统计 - 如果喜欢网站内容,请分享给朋友。如果希望致力于巴蜀文献整理,期待加入。联系井络